有关主题活动策划四篇
主题活动策划 篇1活动背景及准备:
一、主题活动的产生背景:
雨过天晴的一个户外活动时间,几个小朋友围蹲在种植角的花坛边热烈地说着什么,旁边还站着几个孩子在认真地听,老师好奇地走过去,原来他们在花坛边发现了几只蜗牛,有的试着去触摸蜗牛的触角、有的试着去抓蜗牛硬硬的壳……正在讨论着关于蜗牛的事情,见到老师,就兴奋地大叫:“老师,这里有好多蜗牛。”这时引来了更多的小朋友,他们都迫不及待的瞪着大眼睛看着,并且纷纷讨论起蜗牛来……
新《纲要》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:“对周围事物、现象感兴趣,有好奇心和求知欲;能运用各种感官,动手动脑、探究问题;能用适当的方式方法、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……可见,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主动探索、发现的过程,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。幼儿好奇、好问、对任何事物好探个究竟。正如杜威所说: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。
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就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,让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,科学就在身边。因此,我就及时抓住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偶发性的关注点,设计了一个主题探索活动——蜗牛。通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贯穿,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。
二、主题活动目标:
1、初步了解一些关于蜗牛的常识,培养幼儿关心、爱护小动物,知道蜗牛与人类和动植物关系。
2、乐意尝试饲养蜗牛,探索蜗牛的饲养方法。
3、充分感受蜗牛的外形特征,并能用绘画、制作等方式来表征。4、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,能细心观察蜗牛多方面的特征,提出问题,多方面寻求答案。
三、环境布置:
1、建立蜗牛饲养角
2、环境创设:(1)主题墙创设供幼儿布置(2)活动区环境创设
四、家长工作:
1、家长收集蜗牛的图片、资料等。
2、家长助教:蜗牛※活动实例:
活动一:我见过的蜗牛
(一)谈话:“你见过蜗牛吗?”设计思路:孩子们都见过蜗牛,对蜗牛有一定的印象,我想通过这一活动,了解孩子对蜗牛有多认识,从孩子已有经验入手,循序渐进地展开对蜗牛的探索。 老师:“你在哪里看到过蜗牛?你看到的蜗牛是怎么样的”肖:“我在桥头公园见过许多蜗牛。”蒋:“我在奶奶家门前的树上看到很多蜗牛,奶奶抓了一只,它的头很粘,把奶奶的指甲当树叶吃,一碰到危险就躲进壳里,奶奶手上痒痒,它有四个触角,一碰就缩回去,不碰就伸出来。”曹:“在我家楼下花园里见过蜗牛,还有许多蜗牛的空壳。”毛:“那蜗牛上哪儿去了呢?”方:“它长大了,脱壳了呗。”师:“你们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?”林:“我养过两次蜗牛,我发现蜗牛的眼睛有四个,很吓人。”陈:“不对,只有两只眼睛。”皓:“它没有眼睛,靠触角看东西。”毛:“头的下面有个嘴巴。”梁:“它的肚子上有粘液。”陈:“外婆从老家拿来给我的,身子藏在壳里面,壳上有一圈一圈的线,有四个触角。”张:“在下雨的时候蜗牛很多,它喜欢潮湿的地方,爱喝水。”师:“你们说的都非常好,那我们到户外去看一看,找一找吧。”
(二)捉蜗牛孩子们在谈论到自己见过的蜗牛之后,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了争议,有的说在树上,有的说在草丛里,还有的说在水里,到底蜗牛生活在哪里呢?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,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去抓蜗牛,第二天,他们都兴奋地谈起了自己抓蜗牛的经历…… 廖:“我和爸爸一起去抓的,我拿一根小棍子,还有手电筒,我用棍子刨开沙地,里面有蜗牛。”夏:“爷爷带我去后院的沙地,使劲地挖,挖了好久也没有看到蜗牛。”罗:“我在外婆家的阳台上找到了蜗牛,很阴凉有土的地方,才有蜗牛。”俊:“邻居奶奶告诉我,在墙角有蜗牛,我就捡到了一只。”评析:在幼儿对蜗牛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之后,我们组织了这次活动。通过开放式的提问,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蜗牛进行信息的交流,旨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蜗牛的探索。活动中,幼儿的回答范围比较广,有“蜗牛的空壳”,“眼睛有四只”,“有触角”,还有“喜欢潮湿”“喜欢喝水”“有粘液”等等,从蜗牛的外形到习性都有涉及到。如:有的说蜗牛是“二只眼睛”,有的说“四只眼睛”等等还有通过课后的延伸活动——捉蜗牛,让孩子们亲身去经历体验后谈论的话题就更丰富生动,同时孩子们也初步了解到蜗牛喜欢居住的环境。但是,可以看到幼儿对蜗牛的认识是表面的、零碎的、粗浅的,甚至是有争论性的。通过商量,觉得抓蜗牛、饲养蜗牛是最好的办法,引出下一个生成活动《饲养蜗牛》。本次活动层层深入,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,找出问题,在老师的帮助下,幼儿带着希望弄清楚的问题进入下一个活动。
活动二:饲养蜗牛
设计思路:孩子们把捉到的蜗牛拿来了,装的器具有矿泉水瓶,一次性杯子,小金鱼缸等,后来发现,有些蜗牛爬出来了,于是孩子们想到了要给蜗牛安家,以及怎样饲养蜗牛。我们试图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探索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(一)蜗牛为什么会爬出来?早上先入园的孩子在饲养角地上,桌上发现了蜗牛,从而引发下面的讨论:特:“老师,快来看,蜗牛爬出来了。”申:“小金鱼缸里的蜗牛没有爬出来啊。”笑:“那我们都把蜗牛放在有盖子的地方吧,这样它就跑不出来了。”
(二)喂养蜗牛蜗牛的家建好了,接着孩子们就把自己的早餐:包子、蛋糕等喂给蜗牛。发现蜗牛不喜欢吃,那可怎么办呢?雨:“这些蜗牛不喜欢吃,要摘一些嫩树叶才行。”诸:“我看还需要从家里带点青菜比较好。”刘:“那蜗牛很饿怎么办?” 陈:“那我到厨房里拿一些青菜、萝卜来,先喂它吃点吧,要不它就要饿死的。”(三)清洗蜗牛蜗牛饲养好几天了,孩子们发现蜗牛的家越来越脏了。李:“老师,蜗牛太臭了,怎么办啊?”王:“蜗牛吃得太多了,拉了很多小便和大便,所以很臭。”舒:“我去给它洗个澡。”特:“光给蜗牛洗澡还不行,还应该给它的家洗一洗。” 蜗牛有了舒适的家,从此,幼儿每天早上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蜗牛洗澡,然后便长时间的观察蜗牛的行动。 评析:《新纲要》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:要“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、态度、能力、知识、技能等方面的发展”。情感和态度是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,因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。在饲养的过程中,幼儿自主的探索、发现问题,从而解决,给蜗牛找了一个适合它生活的家。从中不仅获得许多相关的信息和经验,更宝贵的是滋长了对动物的关爱之情。当蜗牛不喜欢吃这些食物时会发愁:“那蜗牛很饿怎么呀”,怕蜗牛脏,就给它“洗澡”,为了保持让蜗牛干净,每天早上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蜗牛洗澡。在幼儿和蜗牛之间,幼儿对它的关心、爱护、善待和帮助,形成一种温馨的心理环境,也是幼儿能持续并且主动精心饲养蜗牛的内在动力,从它律阶段跨跃到了自律阶段。
活动三:蜗牛的秘密
(一)对蜗牛的问题疑惑设计思路: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、观察,孩子们对蜗牛产生了 ……此处隐藏6701个字……,共创幸福校园。
2、 “分享一刻”
懂得分享才是人生最快乐、最能感受幸福的一件事情,把每个小组在“幸福一刻”的活动分享给团支部的其他成员,不仅能把快乐传递给大家,同时能增强班级凝聚了,让团员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,同时让团员们更加深入了解“幸福”的真正含义。
3、 “放松一刻”
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,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享受幸福的校园生活。在忙碌的学习中放松一下,和团员们一起共同参与活动,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,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,让身心得到放松。
三、 活动主题
感受校园生活的幸福,分享幸福的快乐,共创幸福校园。
四、 活动形式
1、 “幸福一刻”
用照片记录幸福。九个党章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、也可以自由发挥,在校园内外寻找一处认为最让自己觉得幸福快乐的地方,以拍摄照片为形式,用4—6张照片组成一个连环画故事,每张照片的内容要衔接,要把故事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,故事必须以“幸福”作为大前提,具体主题可自定,故事内容不限,可以是感动、搞笑、有趣的故事。
2、 “分享一刻”
在课室举办一次分享会。在“幸福一刻”活动中,本团支部九个党章学习小组都拍摄了用4张照片组成的故事,同时每张照片配以100字的文字介绍。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其他小组的故事,特定举办此次分享会,每个小组以PPT形式展示自己的故事内容,时间不超过3分钟,并以投票形式选出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名。同时为每个小组准备卡纸、胶布、剪刀等,让他们把自己的成果张贴在课室里面,供给其他同学观赏。
3、 “放松一刻”
组织团员在三元里校区进行团体活动,在游戏中放松身心,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,增强班级凝聚力。游戏包括“3多足少”、“大树与松鼠”、“五毛和一块”、“ 正话反说”、“ 暗殺特務007”。
五、 活动时间
1、 “幸福一刻”:XX年10月8号——XX年10月17号
2、 “分享一刻”:XX年10月18号上午3、4节课
3、 “放松一刻”:XX年10月13号上午八
六、 活动地点
1、 “幸福一刻”:校园里面以及三元里周边地区
2、 “分享一刻”:新课室楼203
3、 “放松一刻”:三里校区操场
七、 活动对象
13中医本科团支部全体成员
八、 活动流程
(一) “幸福一刻”
1、 确定人员。九个小组组长通知组员并讲解活动内容,通过协商选出每组参加的队员,每组至少5名队员(包括组长)。
2、 确定主题以及故事内容情节。小组讨论后,构思出小组认为切合活动主题的故事情节。
3、 拍摄。寻找地方,拍摄照片,并把核心内容表现出来。
4、 在活动中感受幸福,增进与同学之间珍贵的友谊。
(二) “分享一刻”
1、 通知小组用照片内容制作展示PPT,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。
2、 团干负责把每个小组的照片冲晒出来并分发给小组,打印100字的文字介绍。
3、 举办分享会,让九个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展示活动。展示过程中可以进行投票,选出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名。
4、 用卡纸、胶布等让小组把照片粘贴在课室墙壁上,布置课室的同时,能让同学们观赏其他小组的成果。
(三) “放松一刻”
1、 大树与松鼠
游戏规则:
(1)、事先分组,三人一组。二人扮大树,面对对方,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;一人扮松鼠,并站在圆圈中间;辅导员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。
(2)、辅导员喊“猎人来了”,大树不动,扮演“松鼠”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,重新选择其它的大树;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,落单的人要淘汰。
(3)、辅导员喊“着火了”,松鼠不动,扮演“大树”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,并圈住松鼠,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,落单的人要淘汰。
(4)、辅导员喊“地震了”,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,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,松鼠也可扮演大树,辅导员或插其它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,落单的人要淘汰。
注意事项:
1) 只允许两棵“大树”和一只“松鼠”搭配
2) 更换位置时不能和相邻的小组进行换位
3) 最后没有结成2棵“大树”和一只“松鼠”的组合则接受惩罚
4) 跑动时注意安全
2、 正话反说
游戏规则:
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。主持人说一个词语,要参加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,比如“新年好”,游戏者要立刻说出“好年新”,说错或者猛住的人即被淘汰。从三个字开始说起,第二轮四个字,第三轮五个字,以此类推,估计到五个字以上的时候游戏者就所剩无几了。
3、 五毛和一块
游戏规则:
在游戏中,男生就是一块钱,女生则是五毛钱。
游戏开始前,大家全站在一起,裁判站边上。裁判宣布游戏开始,并喊出一个钱数(比如3块5、6块或8快5这样的),裁判一旦喊出钱数,游戏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,打比方说喊出的是3块5,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类的小团队。请记住动作要快,因为资源是有限的,人员也很少有机会能平均分配,所以动作慢的同志可能会因为少几块或几毛钱而惨败,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,看见五毛(mm)先下手为强;当然动作快的人员不要一味的拉人,有可能裁判叫的是3块5,但你们团队里已经变成5块了,这时候你就需要踢人了,该狠心时就狠心,一般被无情踹出去的都是可怜的一块。
4、 3多足少
游戏规则:
1)把全体团员分为若干个小组,每个小组4人。
2)一双手和脚各代表一分,即一个人有4分。当带领者讲出一个数字,各组便要以最快时间来组合。最慢的为输。例如:带领者说:“我要3”,而小组有4人,那么应该有3位组员要单脚站立,有一位要被背起。
备注:带领者要预先计算好一个的数目,如小组只有3人,数目便不可大于12。
5、 暗杀特务007
游戏规则:
参加者分成2組, 每组暗中分配各人一個号码, 由1开始 (若是10人一组便是1—10, 若是12人一组便是1—12)、 各人記住自己的号码後, 两组一字排开 (千万不要順序), 两组面对面站好、 人数要求: 16人以上(一定要双数)
游戏开始, 同学们同时问主持:"暗杀特务哪一位?", 主持人便要回答: "暗杀特务00x", 这时, 不是号码x的人都要立即蹲下, 剩下每組一個007站着, 跟着2人要斗快清楚說出对方的名字, 先說的可代表自己组得一分、 然后所有人重新站起, 开始另一回合:" 暗杀特务哪一位?" 主持人答:"、暗杀特务。“
文档为doc格式